查看原文
其他

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遇袭身亡,《以色列的诞生》,理解他们的前世今生 | 二湘空间

空间作者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
2024-08-30
思想的碰撞   民声的回鸣

有品格  有良知  有深度  有温度


哈尼亚  图源网络


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遇袭身亡,读赫尔曼.沃克《以色列的诞生·希望》


文/风吹沙


7.31日,巴勒斯坦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·哈尼亚以及一名保镖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袭死亡,震惊世界。以色列尚未作出回应或发表声明。目前也还没有组织声称对此负责。


伊朗是哈马斯的最主要支持者,这次哈尼亚是去德黑兰参加伊朗新总统就职仪式,在住所内遭袭击。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表示,哈尼亚死于伊朗的土地上,伊朗有责任为他报仇。伊朗宣布为伊斯梅尔·哈尼亚之死哀悼三天。


在巴以战火持续快一年之际,此次事件使双方停火希望渺茫。为什么这两个民族难以和平共处?去探究那一片土地的历史,理解他们的前世今生,不妄断,不决断。


赫尔曼.沃克《以色列的诞生·希望》,这是《以色列的诞生·荣耀》的前传。以为是一部非虚构纪实作品,原来却是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小说。



本书讲述了二战中遭遇大屠杀的世界各地犹太人,在战后纷纷回到了上帝应许之地,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,在强敌环伺下建立自己的国家的故事。


从十九世纪的西奥多·赫茨尔提出“犹太复国主义”理念开始,主张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地区,重建犹太国家,复兴犹太民族。犹太几代人一直在践行这个理念,在巴勒斯坦地区买土地,建立基布兹,开荒拓土,到以色列建国前,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有了65万犹太人,其中耶路撒冷城就已有10万犹太人。


书中重点描写了1948年建国战争, 1956苏伊士运河战争、1967年六日战争、1973年赎罪日战争的四次中东战争的经过。大卫·本·古里安、贝京、拉宾、梅厄夫人、摩西·达扬等人领导的两代人泣血奋斗,在内外交困中的绝境中建立并巩固以色列国的历史。


建国之初以色列建国战争中不足100万犹太人面对8000万伊斯兰教徒的绝对劣势,立国第二天仓促应战,在只有哈格纳、伊尔贡、帕尔马赫这样各自为战的民兵组织,武器装备破烂不堪的情况下,对付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、外约旦、伊拉克、叙利亚、黎巴嫩联合进攻,却意外打赢了第一次中东战争。


本书两条线,一条线记述一二三四次中东战争,一条线叙述虚拟的小说人物们的情感生活。“闪电狼”巴拉克与妻子娜哈玛及情人“女王”艾米莉,“堂吉诃德”约西·尼灿与妻子耶尔、初恋夏娜之间的纠葛,是回归家庭还是分道扬镳,这一切的情感都跟着国家际遇跌宕起伏着。


这本书可看到以色列在两个不同的战线上齐头并进:一个是战争,一个是外交,软硬同时进攻。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全力以赴,正如书中所说,以色列的士气来源于保家卫国,不战即亡。而阿拉伯军队没有“亡国”的紧迫感,自然在士气上不如以色列。


大国也没有什么痛痛快快地支持,不是人们通常感官认识的那样。以建国之初在购买武器等问题上困难重重。美国通过决议扣押以色列购买的飞机,其他装备等物质。梅厄夫人说过一段话:“这块土地是我们一点一点发展起来,是我们为它战斗而后赢得的,这才是以色列存在的原因!当一个大国像朋友般来帮助你的时候,它是要获得它自己在这块地方上的利益,仅此而已。”


书中描写了他们发挥外交才能,尽一切努力买武器。如争取美国国会通过,卖四百辆坦克;第一个卖武器给以色列的是苏联人控制的捷克斯洛伐克。斯大林不是犹太复国主义者,目的是为了把英国踢出中东地区。苏联因为以色列的“基布兹”社会主义实验对以色列有好感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地缘政治等因素,苏联转而支持阿拉伯联盟,美国站在了以色列的身后,中东变成了两个超级大国的博弈。


犹太人在英国的《贝尓福宣言》的盾牌后面在中东扎根,然后在美国的“大国友谊”盾牌后面建国。对以色列生存威胁最大的两个因素,一是阿拉伯民族强敌环伺,一是悄然渗入阿拉伯世界的各大国的明争暗斗。

历史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,而是她曾经的样子。


所以不能以现在的标准评判曾经,也不能以曾经的尺度衡量现在。历史是不同时间段上的现实,符合那个时间段的准则。以历史的眼光看历史,以现实的准则衡量现实,这是我越来越认同的标准。如此可能会很痛苦,有许多放不下,但这个世界的纷争是缠绕交织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的,矛盾也是叠加的,新问题不断出现,老问题再不放下,世界会越来越像个大火山。当然,问题一“具体化”就不是那么容易化解的了,比如你我是仇人,虽然可以当然很难握手言和,但你我父辈是仇人,或者爷爷辈,或祖爷辈,再往前推上千年…能不能化了冤仇?时间连刻骨的伤痛都能治愈,化解不了从前的仇恨?如果还是放不下,那就是自己愿意把历史的活扣打成死结,代价就是一代代人拿生命去填,如果你不在乎生命的话。


在2023.10.7哈马斯对以色列暴恐后,马斯克连发了三条推文希望有一天能实现和平。他提了一个问题:“要怎样才能消灭仇恨?”在思考了n个小时后,他自我回答:“只有比仇恨你的人更强大,强大到他们无法摧毁你,然后由你来原谅他们。”


但,谁来主持强大后的正义?这又是一个悬题。我想认同的方法只能是“文明的共识”。共识之外,只有大炮。


果尓达·梅厄夫人也说过类似的话:“如果巴勒斯坦人放下武器,那么中东将会和平,如果以色列人放下武器,那么以色列就会消失。”


这真是一个人类版的不平等的答案。但扪心自问,还能找到更好的答案吗?这个答案的前置预期是“强大者代表文明的一方”。如果反之,就太悲催了。但事实往往相反。文明带有天然的理性和温和性,而野蛮却摧枯拉朽。所以现世有许多的觉醒,就是不但有文明,还要有“文明的锋芒”。但有许多不服的脑袋,凭什么你就是文明我不是?这就要人类共识和价值尺度衡量。


现今世界纷纷扰扰,共识多难啊!约西的哥哥利奥波德说的一句话:“上帝死在了波兰。”


赫尔曼.沃克说:“我相信我理解了阿以冲突的历史基础,他们的总结简而言之,即:两种民族主义基本上在同一历史时刻复苏。”


碰撞了,撞成血海深仇。


2023年,哈马斯恐怖袭击以色列


2023.10.7爆发的哈马斯恐怖组织突袭以色列,以色列将近1200人死亡,200多人被掳为人质。巴勒斯坦也付出了血的代价,截止目前官网上的数字,巴勒斯坦3.9万人在战争中丧生,9万多人受伤。目前战争还在拉法持续着,没有结束。


2024年2月,加沙地带遭受空袭


如同双方民众的呼喊:这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头?


在世界各地,巴以问题也在激烈地讨论中,非常撕裂。这是民族的冲突,也是文明的冲突。



在《以色列的诞生·荣耀》中,一名侦察机飞行员这样说:“透过云层从高空看,那些高山、谷地、河流、湖泊、农田,还有大海,地球还完全是原来的样子——棕色、绿色、灰色,然后是漫无边际的蓝色地中海。没有叙利亚,没有伊拉克,没有约旦,没有埃及,也没有以色列。所有地方浑然一体,毫无区别。没有什么‘应许之地’。”宇航员从外太空看,地球只是一颗星星,那么渺小,那么人在地球上,连宇宙的一粒尘埃都不是。那么,那些你死我活的纷争可以放下吗?


那位飞行员又说:“但是,回到基地以后,你无疑又希望得到这块小小的‘应许之地’。”


马斯克看到了这种死循环,所以他造了星舰,要把人类送上火星。然后呢,火星上的新人类就不会造核武器了?


他们还是人类。




作者简介

风吹沙,六零后,坐标安徽,喜欢阅读和诗歌,读书是为了追寻常识。公号“我的自说自话”。

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,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,与本平台无关。
~the end~
二湘好物空间最新活动
7月30日早6点30-8月1号晚24点整

本期盘货:李宁返场。这次的李宁品牌专场,是服装专场,总共是有100多款,款式很多,并且有一些是24年的新款。
更多选择点击此链接
关注”二湘好物“第一时间买好物

更多好文


这群中国教育制度下的优胜者,正在被成功学反噬 

马斯克又上热搜,一个充满悖论的人

她今年整好百岁,独自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度过了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

电动汽车马路上自燃后,一个配方,各种操作

二湘:俞敏洪和董宇辉分手,各自承受自己的命运

投稿点击此链接,记得公号加星标

素材来源官方媒体/网络新闻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二湘的十一维空间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